發展圈

【促進循環經濟】美心供20公噸餐前廚餘生產無污染蔬果  「再生農產品」烹出純天然佳餚即日起登陸本港餐廳
【促進循環經濟】美心供20公噸餐前廚餘生產無污染蔬果 「再生農產品」烹出純天然佳餚即日起登陸本港餐廳

//再生農產品烹調而成的菜餚美味健康又環保,大家要多多支持呀!//


美心集團與本地農莊合作推出「WeGen farming再生農業」計劃,使用餐前廚餘轉化而成的酵素,培植出零農藥、零化肥的優質農產品,再供應至本地餐廳,形成「循環經濟」生態鏈。美心集團今日(9日)舉行合作啟動禮兼傳媒午宴,介紹以「再生農產品」烹煮而成的菜式。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表示,「WeGen farming」去年已供應20公噸餐前廚餘供應給合作的本地農莊,生產出8公噸再生農作物,所製成的菜式色香味、營養俱全,令大家感受可持續發展的好處。「『WeGen farming』計劃為多間餐廳供應食材,尤其會大專院校的餐廳,向學生推廣可持續發展,我們透過大廚的創新,做出更多更好的菜式,同時也支持了不同本地農莊發展。」蕭德威又表示,新一年集團將繼續支持本地農莊種植再生農作物,並向不同餐廳供貨,希望將「WeGen farming」可持續發展概念推廣出去,讓市民享受到優質、有意義的食材,形成三贏的局面。


鴻日農莊主理人黃展明和郭妍麗介紹,農莊利用新的生物科技技術種植農作物,過程中有挑戰也有驚喜。郭妍麗表示,「農場的產品和平時大家認知中的有機食材不同,農莊產品確保環境的健康,對農地的保護和產能提升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她指出,農莊與美心合作建立閉環食品系統,採用「益生菌式農業」,通過餵食廚餘培養16種本地細菌用於種植蔬果,為不同蔬果的生長階段定制營養配方,用低能耗方式將養分帶回土壤,「種植過程中甚至有機農業都不需要使用,我們所提倡『新鮮』的概念,不僅是本地採購,農作物亦充滿豐富的養分,所以非常美味,同時也可以微生物科技守護環境與生態。」兩位主理人都希望這個概念和生產模式能推廣出去,做到低碳共生的生活方式。


美心餐務部大廚吳偉樑則介紹美心將會推出的多款WeGen菜式,不僅美味而且富有營養,即日起至4月在美心各食肆推出。八一漁八張偉忠師傅則介紹,午宴以農莊生菜紅菜頭、車厘茄搭配新加坡空運到港的美人魚沙律,口感和味道都一流。


圖片來源:圈傳媒

「圈傳媒」是齊心基金轄下香港註册的智庫型媒體,是政府新聞處註冊網媒。旗下有多個新媒體平台,內容多元化,提供評論文章、時政新聞、社會熱話、青年發展、國家發展、文化藝術、歷史教育、法治知識等內容。旗艦網絡平台「港人講地」,跨平台粉絲逾 100萬人,更晉身 YouTube 十大香港時政平台,並獲頒「香港品牌大奬」的殊榮。另外,「K2秀」、「Gagy TV」及「Beyond Headlines」等網上平台配合觀眾不同興趣,提供多元化內容。
歡迎瀏覽圈傳媒旗下平台
Copyright © LOOOP MEDIA LIMITED
圈傳媒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