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成功,是中國動畫行業的厚積薄發與集體成就。//
「有很多的角色,像這個龜妖、鰻魚妖、蟹將,我們都有參與設計,看到的時候覺得很有趣,因為更加有血有肉……」
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榮登全球動畫票房冠軍寶座,凝聚中國138家動畫公司、逾4000動畫師的心血,被網友稱為「萬龍甲式集結」。廣州90後青年馬迅和他的團隊是其中一分子,憑實力參與《哪吒2》的概念設計。
居家辦公是馬迅的日常,原畫設計師出身,2020年創業,開設網上設計平台,手握全國700多名設計師資源,並從中挑選了十多位設計師,為哪吒劇組打磨角色。任務完成後,雙方又再度合作番外繪本。
馬迅介紹說,「成片裡面很多的角色都有參與到,應該有二十幾個角色,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像四海龍王裡面有三條龍王,專案組會給到一個基礎型,之後我們在那基礎上去細化和做三視圖,還有像石磯娘娘、無量仙翁,然後土撥鼠,包括還有很多的海妖。最困難的角色,可能我們一個角色就能磨個三四個月,每個環節都力求到100分,最終呈現出來的才有可能是一個比較接近於滿分的效果。」
馬迅說,「我大學學的是動漫設計與製作的專業。當時就想,我要為中國動漫的崛起而讀書;我自己今時今日的感受,覺得當時做這些努力真的非常值得,我們在助力到一個能夠載入史冊的項目,內心是非常感動的,而且也非常自豪。從大銀幕裡面只有喜羊羊和熊出沒,一路過來,這幾年會看到我們的《大聖歸來》、《長安3萬里》、《黑神話·悟空》,都是在不斷崛起的過程,而且這個速度是非常快。我覺得會有越來越多這種好的IP、好的設計出現,真正會慢慢走出我們的一個文化強國的形象,讓更多人看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