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圈

【說好中國故事】稱讚中國現代化進程值得借鏡 智利前駐華大使 :國與國對話首要是互相了解
【說好中國故事】稱讚中國現代化進程值得借鏡 智利前駐華大使 :國與國對話首要是互相了解
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下,香港應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助力國家說好中國故事?同仁基金與零傳媒聯合舉辦的主題論壇,今日(26日)在銅鑼灣警官會所舉行,主題為「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發展趨勢」,邀請智利前駐中國大使馬塔(Fernando Reyes Matta)發表演講,與在場學者、傳媒代表及嘉賓分享對中國現代化的見解和觀察,探討拉美國家與中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我們需要了解中國發生了什麽,而不是妄加判斷。」馬塔談到拉美的輿論受西方主流媒體的影響時說:「個人而言,拉丁美洲的媒體最大的問題是,主流報紙和電視台對於中國都持有典型西方的觀點,本質上是許多人都不理解中國的想法,質疑中國為什麽不像我們,為什麽不是一個如西方民主國家一樣的民主國家。」他以自己為例,指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南華早報》是其認識中國的最重要信息來源之一,他亦有關注《中國日報》,只要仔細閱讀,就可以找到很多信息。

馬塔提到中國現代化進程,與西方的現代化的標準截然不同,他說:「中國看重提升人民生活的質素,而非與資本或投資增長相關的數據。」這對當時拉美洲國家,特別是智利來說是新觀點。他又憶述擔任智利駐華大使時,曾提出全球化新三角的概念,首先國家要保持強大,其次是擁有具發展潛力創新的市場,第三是為人民提供機會及保障;而同時具備上述三種條件就有可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主導地位,這正是當時中國的狀態。與此同時,智利亦希望借鏡中國的範例,提升國內的社會凝聚力,從而蛻變成現代化的數字城市。

馬塔又提到,曾與友人談到以色列有必要維護與全球南方的關係,不僅與貿易相關,而且亦與重要的「一帶一路」倡議有關。他認為,就算有個體思維上的不同,仍需要找到共同思考創造未來、互相理解不同文化的可能性,從而創造新機遇。而在他擔任大使期間積極推動文化合資企業的構思,認為有必要多思考在文化領域中,打開中國與其他文化之間互動的可能性。

香港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員阮紀宏教授隨後與馬塔,就外國人了解中國人的思考模式展開討論。馬塔指出,由於地理位置,拉美國家對中國的概念是世界另一端的國家,巴拿馬或者古巴等國家,對中國人只是留有刻板印象,就是中國人只會一直工作,不會去跳舞之類;認為國與國要展開對話,首要條件要有互相了解的基礎。

零傳媒CEO陳祖光表示,今次論壇很有啟發性,以往對歐美、以至南美國家的認識只是透過書本或者報紙,而今日能從一位前智利大使的親身經歷、親述看法,深切認識到中國外交的重要性,亦看到前大使對中國發展的認識。對國家的強大感到自豪,過去各位前輩所付出的努力是得來不易,要珍惜當下的中國。

圖片來源:圈傳媒
「圈傳媒」是齊心基金轄下香港註册的智庫型媒體,是政府新聞處註冊網媒。旗下有多個新媒體平台,內容多元化,提供評論文章、時政新聞、社會熱話、青年發展、國家發展、文化藝術、歷史教育、法治知識等內容。旗艦網絡平台「港人講地」,跨平台粉絲逾 100萬人,更晉身 YouTube 十大香港時政平台,並獲頒「香港品牌大奬」的殊榮。另外,「K2秀」、「Gagy TV」及「Beyond Headlines」等網上平台配合觀眾不同興趣,提供多元化內容。
歡迎瀏覽圈傳媒旗下平台
Copyright © LOOOP MEDIA LIMITED
圈傳媒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