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今日(16日)起至下周二(22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今年共有超過770個參展商,並邀請作家舉行講座交流心得。其中由天地圖書主辦的《凝仁遊訪3之一千零一夜》新書講座活動,由該書作者、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教授主講,她還邀請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共享基金會主席梁振英作為嘉賓,分享港人在一帶一路國家實踐人道救援的真實故事與深刻洞見。
陳英凝在活動上表示,新書是《凝仁遊訪》系列第三部曲,聚焦共享基金會在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工作經歷,書中不但分享她個人的故事,還收集了共享基金會主席梁振英、在地員工、義工、傳媒工作者等參與者和見證者的約稿,共同記錄人道救援的點滴。她又提到,工作其中一個最困難之處是說服病人做手術,而西非國家毛里塔尼亞是一個保守的社區,所以特地組成「全女班醫療隊」去幫助當地女性及長者做手術,她形容這是很難得的經歷。
梁振英指出,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不但重溫他個人親歷其境的故事,而且還可以看到作者對生命、對自己的專業,以及對其他人的熱愛和熱誠,所以很值得逐字逐句閱讀。作為港產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的一分子,他體會到中國人為善最樂的精神,「香港在『一國兩制』安排下有獨特優勢,作為中國人,在外我們很受歡迎和支持,另外在『兩制』下,我們有很多方便,拿著護照就可以飛出去,語言體系和文化亦都比較接近」。梁振英強調,香港對國家有義務,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國家做事,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做好民間外交。
他又指今早與一名準備讀醫科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交談後,認為課堂上可以學到「仁術」,但「仁心」就要跟基金會實地到海外體驗,因為在香港很多時都習以為常,比如可以直接開藥或為病人打針,相反有些地方卻連感冒藥都供應不足,所以他發覺很多同學出去體驗後,再去做醫護人員的情懷都很不同。
基金會的工作有很多青年學生參與,亦獲得很多退休人士支持,擔任義工貢獻其經驗力量。梁振英續分享:「我們的工作是人感動人的工作,社會各界都有人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包括退休紀律部隊人員、公務員和教授等。」他表示甚至有位70歲的商人,變賣物業將錢捐給共享基金會,「我們收到這張支票的時候非常驚訝,金額是有零有整,過了幾個月後,這位商人還告訴我們,他會立遺囑,共享基金會是唯一遺產繼承人,這讓我們非常感動。」
基金會將於中西區百年歷史建築醫院道4號設立新全球總部,梁振英表示:「過去英國人為香港搞醫療搞公共衞生,現在香港人有自己的力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從這裡出發,走向全世界。」
圖片來源:圈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