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話,自己做咗三十幾年,做得好開心,身體捱得住就繼續做落去!//
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教授,趁書展出版新書《凝仁遊訪3》,當中主要內容關於該NGO近七年來,在一帶一路國家,實踐人道救援的真實故事。作為一個港產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不分宗教、身份、地位和背景,以無私精神幫助每一個有需要的人。全國政協副主席、共享基金會主席梁振英:「Emily(陳英凝)她一世人做三世人的事。」
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教授:「老撾就是我們(基金會)全球第一個項目,除了一些有需要的病人之外,我們會幫一些弱勢社群做手術,當時當地衞生部問我們,你們願不願意幫死囚做手術,但我們覺得人道救援的精神,就是有任何情況都希望做到的都多做。做這些工作,我都做了三十多年,我做得很開心,我但願可以做到年紀大,身體撐得下去,繼續做這些工作。」
共享基金會目前在八個「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項目,包括防控登革熱、災害應急健康風險管理,消除白內障致盲等,目前已有超過22000位患者重見光明。梁振英:「五十歲失明到八十二歲的時候,為他做了三十分鐘手術,他突然間復明,第一眼看到什麼?第一眼就是看到中國人,這就是民心相通。我們做的工作是人感動人的工作,在社會上有人知道之後,他非常支持我們工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開始體會到我們中國人,什麼是為善最樂,我們不是為了賺錢是幫人,為善最樂我們真是做得很開心。」
共享基金會將會在中西區百年歷史建築醫院道4號,設立新全球總部。過去英國人為香港搞醫療搞公共衞生,現在香港人有自己的力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從這裡出發,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