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期待盡快制定MiC技術標準,將MiC技術推向世界,造福全球。//
在工廠預製公寓組件,再運輸到地盤「砌積木」組裝,工程進度加快、環保節能,每塊建材更有「身份證」,模具編號、質量情況......掃描二維碼就看到一清二楚,這是「組裝合成技術(MiC)」,源自香港,現已在全國廣泛應用,2022年,有港資建築公司與深圳合作,用MiC技術興建保障性住房項目。
深圳市安居集團總工程師饒少華:「2022年開始我們就用MiC技術,總共我們是蓋了有2760套房子,包括35平方米和70平方米,用一年時間蓋成。我們第二個項目是去年4月份開工,今年我們現在正在驗收,估計是到8月份可以交付使用,應該說整個模塊化MiC技術,在保障性住房裡的應用,我們會覺得越來越廣泛。」
中國海龍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項目總監潘春明表示:「現在香港的比如醫院、住宅,就算是公營房屋、一些長者中心,其實都在用MiC建造房屋,現在已經可以成熟到可以隨時去拆卸,因為我們現在安裝的技術,都是用一些很簡單的螺絲、螺管去安裝,變成整個使用的時候靈活度大很多。」
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議員、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表示:「MiC(組裝合成)技術是香港智慧、灣區創新和國家貢獻的一個結合體,是一個可以走出去,說好中國故事的一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