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有機會走進廚房,炮製嶺南特色點心,難怪佢哋都興奮不已。//
民眾水鄉傳統糕點及禮餅製作技藝是中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包括煎堆、鬆糕等根據歲時節令製作的嶺南特色點心,承載著廣府婚俗、壽誕等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後期。
暑假期間,中山舉辦「非遺技藝體驗日」主題實踐活動,邀請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帶領數十名少年和兒童學習民眾水鄉傳統糕點及禮餅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介紹各式禮餅的工藝和來歷,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之餘,亦可品嚐到各式喜餅。
非遺傳承人還指導小朋友親手製作「水鄉風味」黃油酥。孩子們將麵粉、黃油、白糖混合,揉成麵團,有如玩泥膠一樣,個個都大呼有趣,玩得不亦樂乎。由於步驟簡單,即使甚少進廚房,小朋友都能很快上手,體會到製作糕點的樂趣。
夏令營學生黃彥博說:「之前沒有進過廚房,來到這裡的廚房感覺非常新奇,滿足了自己做點心的願望,很想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嘗試一下。」
圖片來源:城市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