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援外慈善組織共享基金會的旗艦項目是消除白內障致盲,3年來在非洲和亞洲5個國家,共檢查了超過36,000病人,並完成了21,000多例免費的復明手術。身兼共享基金會主席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20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講述基金會如何在西非惡劣環境下「有組織、有計劃、長期地現場做善事」。
梁振英在飛往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的航機上發帖,稱共享基金會利用移動手術車,在海外致力消除白內障致盲,而在消除一個地方的積壓病例之後,移動手術車就要穿州過省,轉移去為其他失明人士帶來光明。他指出,「移動手術車是18噸重的龐然巨物,50呎長,車上有最先進和齊備的白內障手術裝置,在廣東順德組裝,由共享基金會組織的中國內地醫護人員提供手術服務。」
梁振英表示,最近基金會在西非的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順利地完成了移動手術車的長途轉移,從毛里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轉移到撒哈拉沙漠另一端的基法市;在塞內加爾則從法蒂克地區搬到北部邊境的恩迪奧姆市。
他續指,基法市和恩迪奧姆市這兩個新地方,他都親自考察過,車程單程要8、9個小時。移動手術車開得慢,需時更長,並要由警察護送,以保安全。他表示:「沿途的地勢、機械故障、檢查站、惡劣天氣等都是挑戰,加上人跡稀少,司機和工作人員在沙漠中幾乎沒有歇息的機會。然而,對我們的團隊來說,倒覺得這是沉浸在荒蕪非洲風景中的絕佳機會。」
「移動手術車長途轉移成功,來到貧窮落後的社區,走進純樸而熱情的人民當中,一切從零開始,重新建設營地,累積友誼,開展手術,」梁振英形容,這就是「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就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他指出,今後團隊還要逐步解決生活問題和醫療物資的供應,連基本的廚具、藥品、蚊帳和蒼蠅紙都要從香港帶過來。人員自己的健康更要保障好,在這種環境工作,不能病倒。
他最後說:「香港人、香港的慈善團體在西非這種環境下有組織、有計劃、長期地現場做善事,你想像過嗎?」
圖片來源:梁振英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