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推廣愛國愛港精神,由中西區民政事務處舉辦的「匠心華采」微型藝術展,將於明日(9月23日)起至10月12日在金鐘太古廣場向公眾免費開放,是次展覽共展出15件作品及4件矚目新作,全部作品圍繞「國家成就」、「國家特色景點建築」、「國家與香港心連心」及「傳承中華文化」四大主題。展覽今日(22日)舉行開幕儀式,快樂微型藝術會會長潘麗瓊指出,是次展覽最特別之處,是作品融入了先進科技。

是次展出的新作品包括:焦點作品《萬里長城》、海陸空總動員賀國慶的《金紫荊廣場慶祝國慶》、呈現太平清醮盛況的《長洲飄色巡遊》,以及展現優雅旗袍美態的《芳華玉立》。
快樂微型藝術會會長潘麗瓊聯同藝術家陳鴻輝、顏麗曣及何國添親臨現場,為嘉賓導賞精湛作品,闡述其創作理念與家國情懷。


潘麗瓊介紹時表示,是次展覽的突破在於融入了先進科技。她以《萬里長城》為例,指該作品人物模型超過4千個,若沿用傳統手繪、打印與上色方式,耗時將超過一年;而藉助AI技術,僅用數月即可完成。她說:「只需輸入一張2D圖像,AI就能生成3D模型,為我們上色提供參考,大幅提升了創作效率。」 
潘麗瓊又說:「長城是世界級的旅遊勝地,也是中國的經濟引擎。在這件僅長3.5米的微型作品中,我們寄託了對下一代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從多角度、立體化地感受長城背後的歷史底蘊。」她強調,自己深愛中國、深愛香港,這些藝術創作是她「寫給國家、香港和長城的一封情書」。


《芳華玉立》創作者顏麗嬿透露,該作品靈感來源於小紅書和抖音平台。她觀察到許多來自內地的同胞穿著旗袍、漢服等傳統服飾,在香港的歷史街區取景拍照,這道流動的文化風景深深觸動了她。她希望通過作品表達「共融與共榮之情」。


藝術家何國添則表示,其作品旨在慶祝祖國成立。他談到:「這次展覽不僅呈現了祖國的輝煌成就、香港的歷史變遷與發展建設,更傳遞出香港市民與祖國心連心的深厚情感。」 
香港話劇團桂冠導演陳敢權參觀展覽後,對展出的微型藝術作品表達高度讚賞。他曾多次觀賞微型藝術展,每次皆被精巧細膩的工藝所驚嘆。陳敢權說:「最觸動我的不僅是手工的細緻,更是作品中所承載的中華民族文化情感。」
陳敢權感慨道,許多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消失,而透過微型藝術重現傳統生活場景與文化細節,令他倍感欣慰,也讓參觀者有機會欣賞與回味這些逐漸淡出的文化記憶。

「匠心華采」微型藝術展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次生動的國民教育體驗。通過將傳統微型藝術與創新科技完美結合,讓市民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國家發展成就,共同感受微型藝術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自豪,進一步促進愛國愛港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刷新「太空出差最長記錄」的《神州18號升空》(1:75),模擬火箭噴射升空,重現震撼時刻。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匠心華采」微型藝術展
日期: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至10月12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9時
地點:金鐘太古廣場L1層Park Court
費用:免費入場
圖片來源:圈傳媒、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