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

【廣州科普月】智能科技融入生活 市民體驗發球機迎十五運
【廣州科普月】智能科技融入生活 市民體驗發球機迎十五運
在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辦的廣州市首個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暨第八屆廣州科普嘉年華上,市民可體驗高科技融入體育、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多個互動體驗區大排長龍,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第十五屆全運會主題專區,市民可以試玩「AI體測柱+跳繩」裝置,或者借助「超級發球機」練習乒乓球。體育研究院工程人員陳兆倫說:「有一個防卡球的發明專利,這款發球機,無論你是剛入門的,還是業餘選手,或者是打得比較好的,想提高自己的訓練(水平),都可以用這款發球機。」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研發的掌上型醫用伽馬相機特別引人注目。它將傳統重達2噸、需佔據整個房間的大型伽馬相機設備,成功輕量化至僅有800克的手持式設備。這台能夠探測放射性示蹤劑分布的先進成像設備,不再被束縛於特定的核醫學科,而是可以直接被帶入手術室,為醫生提供實時的術中導航,賦予他們一雙能夠看透組織的「透視眼」。

此外,3D智能體測鏡只需1分鐘掃描,就能生成128項身體數據。市民透過親身體驗,感受廣州科技前沿發展。有學生大讚3D列印技術立體感強,亦有人形容科技結合效果震撼。他們都表示:「非常奇妙,覺得科技給我們帶來很震撼的感覺,我們沒有想到這些技術可以這麼奇妙地結合。還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例如3D列印,它有立體感。」

不僅如此,現場還有自動駕駛車、先進無人機,各式機械人與機械狗等科技亮相;150幾個科普攤位以八大行星意象,打造涵蓋海洋、航太等領域的「科普太陽系」。



根據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今年9月起,原「全國科普日」升級為「全國科普月」。而在此期間,廣州動員高校、企業與科普基地舉辦系列活動,預計參與市民達300萬。廣州科協還同時發布涵蓋文化自然、未來交通等8大主題科普Citywalk路線,標誌「日月冬夏」常態化科普品牌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圖片來源:城市雲平台
「圈傳媒」是齊心基金轄下香港註册的智庫型媒體,是政府新聞處註冊網媒。旗下有多個新媒體平台,內容多元化,提供評論文章、時政新聞、社會熱話、青年發展、國家發展、文化藝術、歷史教育、法治知識等內容。旗艦網絡平台「港人講地」,跨平台粉絲逾 100萬人,更晉身 YouTube 十大香港時政平台,並獲頒「香港品牌大奬」的殊榮。另外,「K2秀」、「Gagy TV」及「Beyond Headlines」等網上平台配合觀眾不同興趣,提供多元化內容。
歡迎瀏覽圈傳媒旗下平台
Copyright © LOOOP MEDIA LIMITED
圈傳媒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