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就快到,月餅香氣已經飄滿蘇州大街小巷。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蘇式月餅,銷情相當不錯。//
用豬油、麵粉與飴糖打成水油麵做外皮,再加只用油不用水的油酥做餡心,包成皮球大小的麵團,反覆摺疊才可以做出層次,經過高溫烘烤,一層層鬆開,就是正宗蘇式月餅的酥皮。
蘇州市蘇式糕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談雪良:「要水油面,加乾油酥,兩個麵團合起來包好、擀薄,擀皮的時候兩頭要切下來,因為前面後面都是皮,油酥少,不均勻,切下來以後貼在中間,再把它卷起來,不會影響其他(部位)質量的。」
餅皮搓成條,一小段一小段揪下來,每段三十克左右。月餅餡料都要手工秤重,玫瑰味用糖玫瑰和松子仁,百果味就用松子仁、核桃仁、西瓜子仁、橙丁與青梅,包好後點上紅曲印章,就可以入爐烘烤。
蘇州市蘇式糕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談雪良:「把糖減下來以後,都是加的果輔料。這裡面的配比相當有講究,如果調配好了,這個口味就好了,每天現做現烤。」
蘇州市民:「味道蠻好的,而且我引以為豪的,這是我們蘇州的特色,肯定是新鮮做的好。」
蘇州市民:「去年吃過了之後,一直念念不忘,然後我現在是在無錫上大學,然後每次來蘇州都會買一份。」
在蘇州的另一邊,十全街上,另一款蘇式特色月餅亦正在製作。青蔥切段,火腿拌豬油,同樣包上酥皮,烤出來就是金黃酥脆的火腿蔥豬油月餅,鹹香十足
蘇幫菜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汪成 :「三種原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火腿的鮮味鹹味,充分地融合到糖板油中間,糖板油的甜味融合到火腿裡面去,包的時候,再(現切)蔥,香味拌進去。」
現在的蔥豬油月餅是從原先火腿、豬油、蔥油三款月餅改良而來。商家不斷探索新口味,這鍋熬得正旺的筍油,正是蘇式月餅與時俱進的見證。從傳統百果到創意鹹香,不變的是老師傅手中的溫度與代代相傳的非遺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