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圈

【短片】【傳承與創新】無花果邂逅傳統月餅 8小時手工熬餡追求極致

//珠海南水鎮,一場綠色農業與傳統手藝嘅「雙向奔赴」,為今年中秋帶來驚喜!無花果月餅突破傳統,健康與手藝完美融合。//


珠海南水鎮的無花果園裡,碩大飽滿的果實墜滿枝頭。這些達到綠色食品標準的無花果,採摘後直接送往鎮內30多年歷史的手工月餅作坊,展開一場非凡的中秋旅程。


珠海農業公司負責人 蔡東生:「我們的無花果已經達到了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但是無花果的銷售期短,(深)加工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


蔡老闆考察過多家大型食品廠,最終選擇規模細小但堅守傳統的手工作坊。


珠海農業公司負責人 蔡東生:「我們看中的他們對手工工藝的堅持,這與我們做綠色農業的初心是一脈相承的,也就是我們對品質的極致追求。」


30多年來,老闆馬師傅一直堅持用傳統工藝做月餅,從和麵、熬餡、包制,全部手工完成。


餅店老闆 馬奕威:「無花果餡,我們之前是沒有嘗試過做的。我們知道無花果水分含量大,我們嘗試做了七八次,煮到它符合做餅的工藝的要求。」


無花果餡要用小火熬製8小時,過程極考驗師傅耐性與手藝。


餅店老闆 馬奕威:「經過發酵轉化,餅皮入口是酥口的,可塑性也好。做餅軟硬度又可以調整,讓傳統手藝,讓綠色的食材展現出更好的魅力。」


珠海農業公司負責人 蔡東生:「通過傳統手工藝的加持,我們的農產品附加值會提升30%-40%左右。更重要的還是,這種合作為我們的農產品深加工,開闢了新的途徑。」


市民 林女士:「能吃到無花果的清香又能吃到傳統月餅的口感,感覺非常棒。」


這個中秋,當大家品嘗無花果月餅時,舌尖上綻放的不只是美味,更是綠色農業與傳統手藝的完美邂逅,是創新與傳承碰撞出的火花!


「圈傳媒」是齊心基金轄下香港註册的智庫型媒體,是政府新聞處註冊網媒。旗下有多個新媒體平台,內容多元化,提供評論文章、時政新聞、社會熱話、青年發展、國家發展、文化藝術、歷史教育、法治知識等內容。旗艦網絡平台「港人講地」,跨平台粉絲逾 100萬人,更晉身 YouTube 十大香港時政平台,並獲頒「香港品牌大奬」的殊榮。另外,「K2秀」、「Gagy TV」及「Beyond Headlines」等網上平台配合觀眾不同興趣,提供多元化內容。
歡迎瀏覽圈傳媒旗下平台
Copyright © LOOOP MEDIA LIMITED
圈傳媒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