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三國時代的黃鶴樓,聳立於湖北武昌蛇山之巔,素有「長江文化第一樓」美譽,惟歷經戰火洗禮、歲月更迭,屢毀屢建。1981年,黃鶴樓再次重建,至1985年落成。今年是黃鶴樓重建開放40周年,黃鶴樓文化展示館最近正式免費對外開放,展示黃鶴樓千幾年來的歷史文化。
展館坐落在黃鶴樓公園東門遊客服務中心,面積1700幾平方米,分為「序廳+四大展區」。全館以「黃鶴歸來」做主軸,精選三國、清代、當代三個時期的黃鶴樓樣貌,砌成一幅穿越時空的山水畫,一進展館就可以看到。四大展區分別從曆史、文化、建設和人民樂園的維度,以鶴為脈,帶遊客走進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館內還特設一條詩詞長廊,用傳統書法與多媒體技術,串聯起歷代文人為黃鶴樓寫落的近1500首詩詞,盡顯「中華第一詩樓」的底蘊。
黃鶴樓公園管理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詹才來說:「展館強化了互動體驗,觀眾可操作360度旋轉的宋、清兩代『電子版黃鶴樓』,與AI機器人即興對詩,還有機會將合影留存於展廳內,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城市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