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

【青春閃耀】粵港澳大學生探城感知大灣區脈搏 梁振英:主動探索、發掘南沙精彩之處
【青春閃耀】粵港澳大學生探城感知大灣區脈搏 梁振英:主動探索、發掘南沙精彩之處
金秋十月,廣州南沙正值天清氣朗的好時節,60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學生組成23支隊伍,今日(25日)齊聚南沙,參加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城市定向挑戰賽」,通過探城挑戰,感受大灣區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和生活氛圍。

全國政協副主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委會顧問、大灣區香港中心主席梁振英在致辭時表示,選擇在南沙作為本活動首屆的舉辦地點,是因為這裡東望東莞,西接中山、佛山,北連廣州番禺,南臨伶仃洋,距香港只有38海里、澳門只有41海里,「也就是說這裡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是連接大灣區『9+2』城市的交匯點。國家更賦予南沙『協同港澳 面向世界』的重要使命。這裡就是政策創新的『試驗田』和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從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地方開始大灣區内地城市的探索最合適不過!」

梁振英指出,這次活動的關鍵詞是「主動探索」。年輕人是大灣區建設的活力和創意的源頭,也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受惠者,「大家聽『大灣區』三個字聽了很多 ,現在是時候用自己的雙腳去探索這片土地,用自己的雙眼去發現各個城市的新面貌。你們手上的打卡地圖和任務只是開始,真正的精彩,藏在南沙的街頭巷尾、創新園區和濱海風景裡,這些都等待你們一一去發掘。」

開步禮由梁振英,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伍守榮,南沙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小潼,華潤創業青年創新發展高級專員郭傑駿,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鄭卓生任主禮嘉賓。在簡單而隆重的開步禮儀式之後,比賽正式開始,同學們紛紛出發完成各項任務。

挑戰賽把競技挑戰與文化體驗深度融合,在團隊協作與城市探索中,增進青年對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協同發展有更深刻理解。大會按南沙的發展特徵,設計5條主題路線,以「灣區共融」、「科創智享」、「文旅風情」、「健康宜居」及「商貿活力」5大主題設置定向任務,全方位展現南沙在不同維度的發展魅力。參賽隊伍需靈活運用地圖和城市交通系統,通力協作,尋找一系列設在關鍵地標的打卡點並完成指定的任務,並拍攝Vlog記錄探索的過程,以腳步丈量灣區、以鏡頭記錄城市。賽事於翌日(26日)將舉辦分享會暨頒獎禮,每條路線選出用時最短的冠軍和最佳視頻創意獎各一隊,分別獲得獎金6000港元以及3000港元。

該賽事秉持「零門檻」理念,為參賽同學提供往來比賽場地的交通津貼,參賽學生亦獲南沙人才公寓安排免費住宿,深度體驗灣區青年友好型城市,並對南沙青年發展政策有了進一步了解及體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署理總幹事黃宗義接受訪問時表示,希望同學們通過實地考察,親身感受南沙發展,體驗南沙風情,亦希望活動可以促進大灣區青年們的交流。
薄曉飛隊隊長、香港大學土木碩士一年級生孫宇翔表示,自己之前沒來過南沙,想藉著比賽的機會來探索南沙這個地方,他抽到路線一灣區共融線,他說會運用用專業知識去完成比賽。
糖果超甜隊的劉宸和馬宇航是香港浸會大學的學生,她們表示這次是第一次來南沙,認為來參加比賽也是一個了解南沙的機會,她們又指自己已經熟悉了比賽規則,會盡量用公共交通出行,因為比賽只有一次打車的機會,會留到最累的時候才用。

該賽事由華潤集團創業有限公司擔任合作夥伴,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任協辦機構,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Timetable、廣州南沙人才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南沙樂居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作為支持機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香港大學學生會國事學會、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以及暨南大學作等為支持院校。圈傳媒為合作媒體。


圖片來源:圈傳媒
「圈傳媒」是齊心基金轄下香港註册的智庫型媒體,是政府新聞處註冊網媒。旗下有多個新媒體平台,內容多元化,提供評論文章、時政新聞、社會熱話、青年發展、國家發展、文化藝術、歷史教育、法治知識等內容。旗艦網絡平台「港人講地」,跨平台粉絲逾 100萬人,更晉身 YouTube 十大香港時政平台,並獲頒「香港品牌大奬」的殊榮。另外,「K2秀」、「Gagy TV」及「Beyond Headlines」等網上平台配合觀眾不同興趣,提供多元化內容。
歡迎瀏覽圈傳媒旗下平台
Copyright © LOOOP MEDIA LIMITED
圈傳媒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